一文说清!北京校额到校名额分配规则,这样报考能多30%上名校机会
对初三家庭来说,中考升学里的 “校额到校” 堪称关键机会 —— 它为中考生争取到更多进入优质高中的名额,能有效降低升学竞争压力,帮助孩子以更稳妥的路径实现升学目标。正因如此,它成了初三考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的焦点。一起来看~
什么是校额到校?
校额到校是北京市中考招生中的一项政策,目的是让一般公办初中学生有更多进入优质高中学习的机会。
具体为:各区优质高中将 50% 以上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一般公办初中,学生通过 “校内竞争” 即可争取机会;录取时按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和初中校分配的校额到校名额数,依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及志愿顺序进行。
咨询电话:13164039165
校额到校报考条件
以下 2025 年校额到校报考条件,供 2026 年考生参考。
报考条件:
1. 具有北京中考升学资格(通常指京籍考生和非京籍九类人);
2. 为具有同一所初中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;
3. 中考总成绩须达到 430 分(2025 年新变化);
4.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需达到 B 等(涵盖道德品质、社会实践等维度);
5. 所在初中校有校额到校名额(2025 年政策覆盖全市所有初中,含优质初中)。
特别提醒:
往届生、1+3项目录取后退出学生、外省回京报考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不能参加校额到校招生。
家长可以参考报考要求,符合条件的孩子可以积极争取。
校额到校的录取
一、录取批次与规则
录取批次优先:校额到校批次(属指标分配批次,与市级统筹录取同期进行)在统招批次之前录取。
录取原则:按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,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;若录取总分相同,按以下优先级排序:
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、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和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优先录取;
依次以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单科成绩、物理和道法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录取;
若四项成绩仍相同,按随机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录取。
二、录取后要求
录取后不可放弃(重要):一旦被校额到校批次志愿学校录取,后续所有志愿(含统招志愿)自动失效,考生必须入读该校,不得放弃,填报时需慎重。
三、实验班进入方式
特殊实验班:通过校额到校入学的学生,通常不能直接进入高中最顶尖的特殊实验班(如四中道元班、人大附早培班等,此类班型多单独占专业代码)。
普通 / 特色实验班:入学后可通过学校组织的分班考试进入普通实验班或特色班;分班一般依据中考成绩、分班考试成绩,同时参考考生个人意愿,成绩优秀者有机会升入。
四、录取结果公布
通常在 7 月中下旬公布校额到校录取结果,被录取者不再参与统一招生批次录取。
校额到校适用与慎选情况
比较适合的情况
就读于普通初中的尖子生:在本校内成绩名列前茅,校内竞争压力相对较小,更容易以低于统招线的分数进入心仪的优质高中。
成绩中等但稳定的学生: 利用校额到校分数线低于统招线的优势(20-50分差),有机会实现“逆袭”,进入比自己全区排名对应学校更好的高中。
身处教育强区(如海淀、西城)但校内排名靠前的学生:可以避开全区统招激烈的竞争,通过校内竞争更稳妥地进入优质高中。
可能不太适合或需谨慎考虑的情况:
就读于优质初中的中等生:校内尖子生众多,分配到的名额相对有限,校内竞争异常激烈,通过校额到校录取的难度可能很大,不如走统招或市级统筹更有把握。
成绩拔尖且目标明确指向顶尖高中的学生: 如果孩子成绩非常优秀,通过全区统招有把握进入更高层次的目标学校(如“市统筹一”或顶尖高中的统招),选择校额到校(录取批次在前)反而可能限制冲刺更高目标的机会。
学籍不连续或非应届生: 如初中期间转过学的学生、非京籍不符合“九类人”要求的学生、往届生等,通常不具备报考校额到校的资格。
咨询电话:13164039165
校额到校与其他升学途径对比
理解校额到校与另外两种主要途径的区别有助于决策:
1. 校额到校:
竞争范围:限定在考生本人就读的初中校内。
分数线:是三种主要途径中通常最低的,尤其对普通初中学生优势明显。
适合考生:主要适合普通初中的尖子生,以及部分强区初中校内排名非常靠前的学生。
2. 市级统筹:
竞争范围:在整个招生区域(通常是全区)内竞争。
分数线:一般接近甚至等同于优质高中的统招分数线,相对较高。
适合考生:主要面向教育资源薄弱郊区县的顶尖学生,提供跨区进入城区顶尖名校的机会(尤其是统筹一)。
3. 统一招生(统招):
竞争范围:在整个招生区域(通常是全区)内竞争。
分数线:是三种途径中通常最高的,由全区考生的分数排名和志愿填报情况决定。
适合考生:成绩拔尖的学生冲刺顶尖名校;成绩中等偏上且目标明确的学生选择匹配的高中;也适合在优质初中里未能通过校额到校录取的学生。
2025年指标分配情况





